藏传佛教觉囊派第47代法主健阳乐住贺信:本源融通——致中华文化促进会20周年庆
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出处,比如出自于生活的环境和经历,而佛教的文化出自于对心的本性的探索和求证,其宗旨是让我们生命的可能性达到极致。千百年来,佛教文化如是传承,在雪域偏居一隅的觉囊文化亦如是薪火相传。
以现代文化的观点来讲,觉囊文化包含了梵音古乐、唐卡艺术、时轮文化等类别,但就我们自己来讲,这些是都我们体悟生命本性的修行法门。如梵乐的唱诵者是我们自己,聆听着也是我们自己,不是为了给别人展现什么。这是在禅定中的吟诵,与之相应的不是情绪、不是烦恼、分别,而是心灵当中的清净。如此的吟诵为聆听者提供了与自己本性相应的道场,成为生命的助缘,如此的生命亦成为梵乐的助缘。整个僧团营造出这样一个氛围,来启迪自己的心智、显现自己的本性,这就是觉囊的梵音古乐,这就是禅乐。
在中国古代文化中,也非常强调这样一种体验之至、非常形而上的审美,很多古人的琴、棋、书、画都体现这样一种意趣。这与中国儒家、道家等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,因为其所向往的是天人合一、与道同游的境界,所追求的是心灵内在本性的直接显露。这些与佛教的禅理论非常契合,在一定意义上,这也是我们开显智慧、回归心性的唯一路径。
从文化的高度来讲,汉、藏等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境界,所以我们呈现的这些内容,虽然地域、语言不同,但却先天的可以去听闻、去接受,并且可以理解和共鸣。在思想和审美层面的一致性,反应出汉藏文化在根源上、文化出处上的相通性,所以我们弘扬的不仅是佛教的梵音古乐等文化,同样也是儒家、道家文化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自然之道。在这个层面,“觉囊•梵音古乐”完全可以用中国汉地古圣先贤的言教来诠释,两种文化完全可以融通、可以契合、可以互溶。
当“觉囊•梵音古乐”受中华文化促进会之邀,在汉地高校进行交流,众多专家学者都如此的赞叹,能够不排斥、能够理解、能够读懂,我们也很惊叹,没想到这样一个山里面的古乐,竟然能够在现代文化、繁华都市中得到赞同。这样一种认同,引发我们这些藏传佛教、藏文化继承者内心中一种激荡,让我们在心灵深处感受到文化本源的融通性和生命内在的同体感。所以我们也可以发现,梵音古乐不仅仅是属于我们的,是属于中国的,同样也是属于世界的。我们也应该通过这样的一种共同点,生命的这样一个境界,努力去启迪其他的人,每个人也都能够理解,并与之相应。所以我们对梵音古乐利己利他的作用,也会有更高的一种期待。
文化是人类最根本的财富,我们去经验、去体验文化,也是其意义所在。中华文化促进会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,在中华民族这个领域,在文化这个高度,能够与我们相应的、大度的、不排斥的、作为自家的文化去弘扬,这是一件值得赞叹的事情。所以文促会这20年也是一种宝贵的经验,希望文促会在这个基础上,不断的去领略、了解、并弘扬中华文化的魅力,祈愿能够庄严国土、庄严这个时代!
藏传佛教决囊派第47代法主
健阳乐住仁波切
精彩推荐
2019-09-21 20:21:21
2019-09-21 20:21:24
2019-09-21 20:21:30
2019-09-21 20:21:34
2019-09-21 20:21:43
2019-09-21 20:21:48
2019-09-21 20:21:53
2019-09-21 20:21:57